《國際經濟》研調機構警告 美國將永遠喪失42%工作機會

【時報-台北電】6月14日市場分析師Olivia Rockeman和Jill Ward撰文警告,美國數百萬工作崗位消失可能長期化。芝加哥大學弗里德曼研究所5月份估計,美國最近42%的裁員將是長久性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上周警告稱,與正常的衰退相比,美國政府可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企業和工人。 目前全球經濟正逐漸擺脫疫情封鎖和前所未有的衰退。市場存在這樣一個疑問:在數百萬失業人員中,有多少人永遠失去了工作? 人們希望,各國政府和央行推出的一波又一波刺激措施最終能提振經濟,並刺激就業復甦,被迫休假或被解雇的員工將回到工作崗位。然而,風險在於,疫情正造成勞動力市場面臨「再分配衝擊」,使企業甚至整個行業遭受持久的損害。失去的工作崗位不會重現,失業率居高不下。這將迫使工人進行再培訓或搬家,但這兩者都很難做到,而政府要做的不僅僅是通過發放補貼來擺脫困境。 這是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提到的一個主題。聯準會官員預計,利率將維持在近零水準,直到2022年,部分原因是美國失業率飆升至大蕭條以來最高水平。 鮑爾警告稱,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將無法回到他們原來的工作崗位。事實上,一段時間內老本行中都沒有合適他們的工作。鮑爾本周將在國會就經濟前景作證,這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 不幸的是,一項新研究估計,2月至5月間,美國30%的失業是由勞動力市場的重置衝擊造成的。這項基於招聘、解雇、空缺職位和失業之間關係的分析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最初將迅速復甦,但隨後將因數百萬人仍處於失業狀態而趨於平穩。 與零售、休閒、教育和健康行業一樣,酒店業工作面臨的風險最大。在很多情況下,疫情將增加實體公司面對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平台的挑戰。 經濟學家們表示,金融市場正在消化美國勞動力市場風險。不同行業和不同規模企業的股市回報率表明,投資者押注於企業之間利潤的變化,類似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情況。公司失去利潤就意味著員工失去工作。 其他研究也提出了類似的警告。芝加哥大學弗里德曼研究所5月份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美國最近42%的裁員將是長久性的。 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布魯姆(Nicholas Bloom)表示:「這是一場巨大的勞動力市場重置衝擊,經濟衰退對不同行業的打擊不同。有些行業能因禍得福進一步發展,有些行業卻因遭受打擊面臨衰敗。」 這一現象迫使政府制定政策,以幫助有生存能力的公司生存下來,幫助工人找到不同的工作,但最理想的情況是,這些政策不能支撐那些不再可持續發展、只會消耗資源的公司。和此前經濟衰退期間相比,政府需要更多手段保護企業和工人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上周的一項研究中表示,此次疫情帶來的獨特衝擊意味著,與正常的衰退相比,政府可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企業和工人。他們建議提供工資補貼以激勵企業恢復生產,並繼續為新貸款提供信貸擔保。 有研究發現,美國約50%的失業是由於企業關閉和需求疲軟的雙重原因造成的,30%是由於企業重置帶來的衝擊,20%是由於高失業福利鼓勵工人呆在家裡。 不同的失業原因需要不同的、有時是相互衝突的政策回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消費恢復得足夠快,促使企業重新招聘,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引發另一場重置衝擊。 不過,一個主要的擔憂是,隨著暫時失業變成永久性失業,工人會喪失工作技能,失業率會變得根深蒂固。勞動力市場專家稱,在這種背景下,推行的措施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改善社會保障體繫上,還必須確保民眾擁有適合的技能。上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呼籲對失業人員的培訓進行公共投資。其中一部分是讓工人為技術革命的下一階段,以及隨之而來的任何巨變做好準備。 隨著從製造商到零售商的企業適應後疫情時代,這一進程可能會加快,這將使更多的人失去穩定工作。 國際工會聯合會秘書長伯羅(Sharan Burrow)表示:「疫情暴露了工薪階層和美國經濟已存在的斷層線。『新常態』要求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政府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新的社會契約。」(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趙永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