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離岸風電邁步,海能、沃旭開工

【時報-台北電】台灣發展離岸風電進展快速。海能風電(Formosa 2)8日在苗栗竹南舉行陸域工程動土,預計2020完成全部水下基礎作業,2021年併網,裝置容量有376MW。沃旭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陸域變電站同日也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預計在2021年併網,裝置容量900MW。

海能風場由麥格理綠投資集團及上緯新能源共同開發,場址位於苗栗縣外海約4至10公里處。陸域工程即將開始施工,由華城電機負責完成陸域升變壓站及相關設備建置以併聯台電電網。海事工程則預計2020年春季開始,由比利時商楊德諾有限公司負責水下基礎建設和海底電纜,而西門子歌美颯將進行47座8MW風機安裝。

上緯新能源營運長郭世榮指出,海能風場股權分別由上緯握有25%、麥格理26%及台灣捷熱能源(Jera台灣子公司)握有49%,雖未背負國產化項目,但建設期間也與在地供應商簽署70多份合約。

此外,沃旭去年11月與台汽電簽署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統包工程合約,台汽電將為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900MW離岸風電計畫,建造2座陸上變電站、電纜隧道及海陸纜接續點。上述統包合約金額超過70億元,並由台汽電100%轉投資的子公司星能公司執行。

昨日,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的陸上變電站舉行開工動土儀式,沃旭透露,開發大彰化第一階段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共計111支風機、900MW(百萬瓦),投資金額達1,650億元,預計2022年併網完工。

昨日出席動土典禮的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公司與統包商星能在施工現場執行最高的國際環安衛標準,遵守環評承諾,包括安排考古專家在施工現場勘查,監控施工空氣品質和噪音振動,不僅要達到本地產業關聯性的要求,也將協助落實品質環安衛標準。

台汽電董事長張明杰則指出,為配合政府本土化要求,全部施工廠商及大部分機電設備,都選自國內。且為執行沃旭的陸域變電站統包合約,星能已與在地公司簽署七大主要合約。

另,海能及沃旭兩家開發商,分別替苗栗及彰化縣政府帶來最巨額的印花稅,苗栗進帳1.19億元印花稅,另外沃旭能源對彰化縣政府也繳交破億元的印花稅,成為彰化縣歷年在單一年度繳納最多印花稅的企業。(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馮建棨、劉朱松/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