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G+P可望重返手機領域?大立光、亞光搶進(2-2)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然而,隨著鏡片數增加,鏡頭凸出問題日益嚴重,為解決鏡頭高度問題並提升照相品質,華為等手機品牌廠紛紛導入潛望式Tele鏡頭,但解決了鏡頭高度限制,卻面臨「溫飄」問題。

簡單來說,一個手機相機鏡頭內含Lens(鏡片)、VCM(音圈馬達)、CIS及FPC,其中VCM主要功能是讓鏡頭移動到清晰位置,達到自動對焦(Auto Focus)效果,由於潛望式鏡頭採橫躺設計,鏡筒較長,感測器放在最後面,又加入動態移動模式,不僅製造工程面臨更多困難,對良率是很大的挑戰,在動態移動時塑膠鏡片易因溫飄產生熱脹冷縮,導致自動對焦時失焦,影響成像品質。

再者,過去手機鏡頭有高度限制,如:16M(百萬畫素)約4.0mm到4.2mm、20M(百萬畫素)雖然感測變大,高度亦僅約4.3mm到4.5mm,塑膠鏡片因可以薄型化,在高度考量下具優勢,而潛望式鏡頭沒有高度限制,鏡片數可以依設計要求增加,且未來高階手機48M(百萬畫素)以上鏡頭高度可放大至5.6mm,空間有利於非球面模造玻璃,為克服溫飄,並持續朝大光圈及高倍數變焦發展,將潛望Tele鏡頭由全P改為「G+P」鏡頭成為手機廠新選項。

據了解,G+P鏡頭若要解決溫飄問題,G鏡片放在中間,對前後鏡片溫差補償效果最佳,若要提升鏡頭效能,G要放第1片,目前放置中間補溫飄的G鏡片有效徑約3.5mm,可以採用研磨玻璃,但研磨玻璃精度較差,比塑膠鏡片差10倍到20倍,較難達到高階鏡頭要求1um水準,生產良率較低。

廣告

以華為P30 Pro為例,華為P30 Pro Tele潛望鏡頭為5片全P鏡頭,但潛望鏡頭規格為800萬畫素、F/3.4、5倍光學變焦、125mm,未來若要將光圈值(F.no)再放大,手機廠將採用6P、7P等設計,或是考慮改採G+P有待觀察。

目前大立光 (3008) 及亞光 (3019) 均已針對手機廠需求開發G+P潛望式鏡頭,其中大立光為克服溫飄設計採用「研磨玻璃」的G+P鏡頭,亞光則是以提升光學效能為主,補償溫度為輔,採用「非球面模造玻璃鏡片」,並將G放置首片,亞光現已設計出應用於3到5倍光學變焦、Fno 2.8到3.0、首片G鏡片有效徑5.5mm,以及應用於6倍到8倍光學變焦、Fno 3.4、首片G鏡片6.5mm產品,待客戶測試認證後就可以開始出貨。

另一個可望成為G+P手機鏡頭推手的是水滴型鏡頭。

全屏幕手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為因應手機全螢幕趨勢,三星及蘋果等手機廠陸續導入透過特殊塗層/Coating技術,讓前置鏡頭與手機機身融為一體的「隱身黑鏡頭」,希望能取代手機螢幕上的「瀏海螢幕」,實現真正的手機全螢幕,目前大立光及玉晶光等多配合手機廠設計相關鏡頭,不過亦有部分大陸手機廠基於光學效能需求,積極測試G+P水滴型鏡頭。

賴以仁表示,水滴型前置鏡頭為類似蛋糕式鏡頭,第一片直徑要很小,大約1.6mm,由於鏡片在模具成型時需要承靠面才能堆疊組裝,而模具因加工問題需要有無效徑,無法一射出所有直徑都是光學有效徑,而終端客戶要求跟光圈一樣大小,沒有多餘空間給鏡框,且塑膠鏡片無法再加工,等於全P鏡片的直徑要等於有效徑,加上中心及邊緣的厚薄比如果太厚也無法成型,模仁亦無法做到那麼小,簡單地說,就算模仁的有效徑可達1.6mm,如果加上無效徑又無法二度加工,要做到全有效徑1.6mm有困難,但玻璃鏡片可以克服這個問題,可以做到一次成型就是有效徑,或是透過再加工達到;公司已開發出直徑在2mm以內、Fno可達2.2的1G+4P手機鏡頭產品,順利的話,最快今年下半年有機會開始小量出貨。

G+P手機鏡頭可望重返手機領域,光學廠除必須擁有光學設計能力,是否有足夠的研磨玻璃及非球面(球面)模造玻璃產能因應客戶需求亦是關鍵!

目前大立光東莞廠擁有具規模的研磨玻璃鏡片產能,且大陸地區小口徑的研磨玻璃產能甚多,若客戶導入,大立光將由東莞廠或外購來因應客戶需求;在亞光方面,亞光長期深耕G+P車載及手機鏡頭,緬甸廠是全球最大玻璃研磨廠,月產能達600萬片,而公司亦投入生產GM(非球面模造玻璃)多年,擁有直徑5mm以下GM月產能約1200萬片,相較其他沒有GM產能的光學廠,亞光產品良率及穩定度較高,且亞光掌握玻璃鏡片上游材料技術,加上亞光除鏡頭外,更可連同模組一併組裝,成為搶攻G+P手機鏡頭優勢,只要手機客戶正式導入G+P鏡頭,同時擁有光學設計能力及玻璃產能的大立光與亞光可望成為手機新規格下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