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台新金彰銀戲碼 從「一家團圓」到「還君明珠」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新金(2887)和財政部就彰銀(2801)經營權爭議所生的訴訟案,昨天由台新金下午5點於證交所舉行記者會,說明財政部與台新金的共同聲明,強調雙方已達成解決爭端的共識。台新金和財政部8年的纏訟,台新金與彰銀歷經17年的共治,台新金還是未能和彰銀「一家團圓」,而是由7家泛公股行庫和法院協助「還君明珠」的最後一哩路。

台新金10日完成轉讓彰銀持股104萬8857張彰銀股票、約占彰銀10.07%股權,剩餘10.33%彰銀持股後續將陸續處分,這次申讓估算金額為190億多元,台新金轉讓彰銀的價格也就是昨天的收盤價18.2元。據傳,在財政部指示下,7家泛公股行庫在8月2日、10日出手承接彰銀股權,包括:兆豐、台銀、一銀、合庫、華銀、土銀、台企銀等。

而根據券商統計,外資連續4個交易日買超彰銀,千張大戶高持股占比達8成,內部人持股比占41%。近5個交易日有5大券商買超彰銀最多,分別為凱基證、摩根大通、美林證、麥格里證、台灣匯立。

回顧這場「官民相鬥」肇因於,2005年7月彰銀不良資產過高,當時彰銀最大股東財政部公開招標,台新金以365億元得標彰銀特別股,成為彰銀最大股東,且在2005年至2007年間,均由台新金控取得彰銀董事會過半的經營權。2008年彰銀總經理改由財政部指派,但台新金仍掌握董事會運作。2014年底財政部發動泛公股力挺,取得過半董事席次,台新金控以財政部未實現彰銀經營管理移轉的承諾,向法院提出訴訟。

廣告

彰銀案未解,台新金近年多項擴張與併購計畫均踢到鐵板,台新金2020年以55億元標下保德信人壽,出現轉圜空間。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主動釋出處分彰銀持股想法,打破彰銀案難解僵局。

而釋出彰銀最大的關鍵在於股價,金融股受惠於利率上升趨勢的利多,以及據傳最高法院退休法官阮富枝居中扮演調解角色也讓台新金設定轉讓的目標價有了著落。根據台新金對金管會承諾,有一定時程可完成釋股,釋股方式包括賣股、轉換債、特別債等,有很多種選擇,會依台新對金管會承諾的釋股時程進行。

值得一提,在台新金和財政部的聲明稿中,特別提及,這件重大訴訟的和平圓滿落幕,已為最高法院移付調解制度下的紛爭解決樹立新標竿,財政部與台新金控同感欣慰,謹向最高法院法官、調解委員及所有參與成員的努力,致上最大的敬意及謝忱。

彰銀釋股案,若釋股的對象不是財政部,那麼這樁釋股案,早就併購者和被併購者「一家團圓」,又何需最高法院移付調解?在財政部和台新金同感欣慰之際,股民想問的是這場「官民相鬥」中,有關公司治理和政府誠信,到底是不是有值得檢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