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必要知的歷史:去現金化戰爭

自中國唐朝(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元)首次發行鈔票以來,現金一直是全球各地商業交易的媒介選擇。在羅馬帝國末落之後,大部分交易幾百年來都使用銀幣進行。於中世紀早期,威尼斯商人開始使用銀錠進行買賣,之後轉為向銀行發出書面便條,指示銀行從賬戶進行轉賬。隨著時間流逝,某種錢幣或紙幣幾乎完全在全球各地用作進行採購。

事實上,在多個世紀以來,大部分消費者甚至無法想像進行交易時無須使用實體貨幣。這種轉變於二十世紀中段出現,當時一名紐約商人在與客戶外出用餐時不小心忘記帶銀包,相信這一晚在餐廳用餐的食客無法估到現金戰前哨戰已經開展。

首張信用卡

於1949年,紐約商人Frank McNamara與客戶前往紐約市Majors Cabin Grill用餐,當他發現自己的錢包遺留在另一件西裝褸袋時相當驚慌,幸運的是,他的太太帶來的錢足以支付賬單,化解了這個尷尬情況,但這件事件引發McNamara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他認為會有更好的方法處理旅遊和娛樂付款,而非要求消費者準備足夠手頭現金付款。

在詢問數名商業黟伴的意見後,McNamara得到答案。之後一年,他重回同一間餐廳,但今次他以一張小小硬卡記賬卡付款,這就是首張「大來俱樂部(Diners Club)」卡。這次事件是現代歷史首次有消費者以能夠承擔的金額進行付款,而非以足夠的手頭現金付款,行內人士之後將這件事件稱為「第一頓晚餐(First Supper)」。

McNamara開始向家庭成員和朋友提供這張會員卡,收取小額年費,說服27間當地餐廳同意接受會員卡付款。然而,於1951年,會員卡平台開始起飛:會員制覆蓋領域擴大至42,000間商戶,這些商戶都是希望成為當中一分子的娛樂和旅遊業商戶,而接受會員卡的地區擴展至美國各大主要城市。於1955年,會員卡在北美洲、歐洲、亞洲及中東地區獲廣泛接納,在不足十年間,大來俱樂部會員人數超過100萬。

廣告

於1957年,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察覺到記賬卡的潛力,由於需求極高,美國運通在正式推出日期前已經發行了250,000張記賬卡。 美國運通卡被視為與公司的旅行支票相輔相成,可於酒店、航空公司以及其他旅遊和娛樂行業企業使用。

很快各方單位都走出來競爭,令食客俱樂部在現金戰的地位降格至次要角色,而時至今日,大來俱樂部作為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旗下企業運作。可是,Frank McNamara受出外用餐近乎出現尷尬場面這種體驗激發的概念,引起全球熱潮,並開始改變全球各地進行業務的方式。

信用卡公司如何掘起

在大來俱樂部概念之前,除了少數例外情況外,希望利用信貸進行採購的客戶需要通過商戶進行,令信貸過程對商戶來講相當困難、繁瑣且高風險。華盛頓郵報在九十年代刊發的一篇文章曾經這樣描述五十年代末美國這個信貸之國:「當時很多美國人有十幾種不同形式的信貸:油公司的汽油卡、五間或六間百貨公司購物卡、航空公司收費賬戶(如需要出遊)、汽車和雪櫃分期貸款,或者是財務公司借出的貸款。」

大部分這些零售賬戶是收費賬戶,即是需要每月底支付賬項,當時美國人尚未出現容許信貸費用以附加利息滾存至下一個月這個概念。這一切於1958年出現轉變,當時美國銀行(NYSE:BAC)的代表向加洲弗雷斯諾居民郵寄60,000張自動發出的美國銀行卡,這亦是首批現代信用卡。提一提,這並非信用卡申請書,這些信用卡經已開啓、登記並可即時使用,所有持卡人的信貸額均為300美元。這項首次試驗進行得相當順利,所以美國銀行開始在加洲各地「拋下」信用卡(該詞用於以冷郵件方式向毫無戒心的消費者寄發信用卡)。於1959年10月,美國銀行發行超過200萬張信用卡,共有20,000間商戶接受美國銀行卡付款。

可是,發卡數目急增初期引起多個問題。信用卡欺詐情況相當猖獗,超過22%的美國銀行卡出現拖欠情況。在是次推出信用卡行動中,美國銀行損失慘重,估計損失高達2,000萬美元,但美國銀行很快便痛改前非,在新產品加入財務監控。

萬事達卡與VISA雙頭壟斷

於六十年代中期,市場對美國銀行卡需求極為龐大,美國銀行開始與其他銀行簽訂授權協議,以發行可於同一網絡使用的信用卡,之後其他銀行發出產品授權,而信用卡在全球各國及各地市場有不同化名,包括Chargex(加拿大)、Carte Bleu(法國)及Barclaycard(英國)。

富國銀行(NYSE:WFC)等其他銀行亦擁有類似想法,於1966年成立銀行同業卡協會(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ICA)。這間銀行協會不久便發佈Master Charge:The Interbank Card。於1979年,Master Charge改名為萬事達卡(Mastercard)。Master Charge卡的單一品牌建立,加上Master Charge卡並非與單一銀行有關連,似乎有助Master Charge卡得到市場接納。同樣地,美國銀行放棄控制美國銀行卡,這個信用卡網絡於1976年改名為Visa,並以Visa名義建立品牌。

於1981年,美國航空為飛行常客推出首個獎勵計劃。信用卡發卡人迅即抓緊機會,開始為賬戶會員提供不同獎賞。於1986年, Discover Financial推出首個現金回贈計劃,客戶消費越多,獎賞便更高。 這些獎勵令美國消費者更快習慣以信用卡購物,而信用卡亦爆紅。可是,直至出現另一次科技潮流爆發之前,電子與數碼形式付款尚未開始真正取代現金。

銀行如何令現金戰白熱化

在信用卡戶口於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急速擴展的同時,現金戰另一道戰火從不同方向燃起:銀行。

於七十年代初期,銀行被支票淹沒,銀行純粹無法處理收到的大量支票。一班加洲銀行家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並於1972年成立加洲自動結算所聯網(California Automated Clearing House Network)。通過這個聯網,兩間參與聯網的金融機構可互相進行轉賬,大致上與電子支票相似。很快地區自動結算所(ACH)聯網開始於全國落地生根,這些聯網不久後便聯合成立全國自動結算所協會(National ACH Association或NACHA)。於1974年,美國空軍成員可透過自動轉賬而非實體支票收取工資,於1978年,全國所有銀行都可以透過聯網進行電子轉賬。

ACH聯網繼續進行銀行體系革命,讓所有銀行戶口用戶能夠設立不同功能,例如自動轉賬、減少使用支票,以及為消費者提供避免過期和忘記付款的功能。

電商如何令現金戰白熱化

於九十年代中期,皮埃爾・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開始收到一個個載滿現金、支票甚至零錢的信封,當資金開始湧入時,他只是剛剛開始向使用其拍賣網AuctionWeb的用戶收取費用,他甚至需要聘用兼職員工打開信封,存入支票。隨著拍賣網發展,拍賣網改名eBay (NASDAQ:EBAY),而且很快便發現如果以現金或支票購物,電商將永遠無法茁壯成長。 在嘗試多個內部選項都無法成功後,eBay於2002年夏天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NASDAQ:PYPL)。

在Peter Thiel和Elon Musk等矽谷精英領導下,PayPal接管eBay網站這個廣受買家與賣家歡迎的電子平台。於收購時,約70%的eBay交易接受PayPal付款方式,而當中25%以PayPal結算。 PayPal迅即成為進行網上購物或透過PayPal P2P支付功能向親友付款的用戶的首選平台。

由於現金和個人支票本身並不適合進行網上購物,加上電子購物越來越受歡迎,電商在過去二十年一直是電子付款的福音。Visa(NYSE:V)財務總監Vasant Prabhu在2017年瑞銀集團全球科技會議(2017 UBS Global Technology Conference)(由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轉錄),網上購物能為信用卡公司帶來龐大增長:

簡單數據。電商較面對面交易增長快五倍,而且在電商交易傾向使用Visa卡較面對面交易高兩倍。所以,您慣常使用的方式增速可能是兩倍的情況下,增長速度快了五倍,實在相當驚人。

以受歡迎程度來看,電商繼續追趕傳統零售銷售額,而這個趨勢似乎不會在短期內終結。於2018年,美國境內電商銷售額增至5,136億美元,較2017年總銷售額上升14.2%,佔總銷售額約10%,而國內零售總銷售額僅增長4.8%,這種不平均的增長趨勢已持續多年。

加密貨幣如何令現金戰白熱化

據創業投資家Tim Draper所講:「於五年內,如果您用紙幣買咖啡,那麼咖啡店職員可能會取笑您為何没有使用加密貨幣。」

雖然比特幣在十多年前已經面世,比特幣的歷史相當迂迴曲折。於2008年,環球金融市場崩潰,同年9月,當時全球其中一間最大的銀行雷曼兄弟控股(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申請破產保護。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一名程式編寫員(或者是一班程式編寫員)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這個假名註冊bitcoin.org域名。於2009年1月,首個比特幣成功挖出,而中本將這個比特幣送給密碼學專家哈爾・芬尼(Hal Finney)。中本的真正身分依然未明,而使用這個化名的人(或這班人)於2011年退出比特幣計劃,自此大眾再没有聽過這個名。

於早期階段,比特幣的真正購買力可謂微乎其微,有數間知名零售企業接受比特幣付款,但很快比特幣就成為了地下世界的小眾。於2011,Ross Ulbricht化名Dread Pirate Roberts創立名為絲綢之路(Silk Road)的網上黑市。這個網站根據自由意志主意者原則創建,很快便演變成毒品交易天堂,幾乎所有毒品都可以在比特幣匿名庇佑下透過這個平台購入。

Ulbricht於2013年在三藩市一間公共圖書館被捕,但在他被補之前,網站已進行120萬次交易,交易金額達950萬個比特幣。在Ulbricht被逮捕後不久,絲綢之路網站便關閉,這種模式已經建立,而這種加密貨幣很快便成為黑市交易所用的標準貨幣。人們現在會使用比特幣購買各式各樣產品,例如手搶、房地產以至旅遊套票。

自首個比特幣挖出以來,湧現了林林種種的加密貨幣,當中大部分加密貨幣以區塊鏈技術驅動的分散分類賬進行交易電子記錄,而近期加密貨幣數目超越 2,500種。雖然加密貨幣 數目以幾何級數上升,如果加密貨幣是為了解決特定真實世界出現的問題而推出,例如是跨境支付或區塊鏈失效,那麼便會容易取得成功,並能延續下去。

為何現金戰那麼重要

流動支付和金融科技(或fintech)興起等事態發展不僅單單是小眾金融業的一段有趣歷史。現金戰擴大普及金融,推動商貿,令消費者進行的交易更加安全。

於2017年,根據世界銀行的記錄,38億人(或約佔全球成年人口69%)擁有銀行戶口,世界銀行稱之為「脫貧的重要一步」, 相比起2011年僅佔51%成年人口,數字有所上升。可以接觸銀行戶口、信貸額度等基本金融服務,以及能夠作出電子付款即是代表人們可以為家庭需要、借錢創業而儲蓄,而且能夠安全穩妥作出付款。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將金融普及擴大直接歸因於流動與互聯網連接技術進步,他表示:「能夠接觸金融服務是邁向減少貧與不公情況的重要一步,最新的手提電話擁有率與互聯網連接率數據顯示出現前所未有的機會,利用科技去達到全民金融普及。」

電子支付亦能夠令消費者更安全地進行交易。舉例而言,在美國,消費者享有法律保障,如果消費者的信用卡被盜用金額超過50美元,則無須負責支付被盜用金額,個人支票令您可能面對被欺詐及盜用現金的風險,而受害人無機會收回款項。

雖然未來日子現金戰很大機會繼續出現意料之外的起伏,但短期內現金戰這個趨勢不太可能逆轉。消費者發現電子支付所帶來的方便程度以及安全性,絕對是實體貨幣無法比擬。科技讓現金戰的戰火得以延續,同時亦降低基礎金融服務收費,令信貸及銀行服務變得大眾化,讓更多人能夠成為環球經濟一分子。

More reading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