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全球手機比人口多 我們共享的是資源還是混亂?

網路科技的日新月異,造就人類的便利生活,也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運作模式,衝擊傳統的經濟或商業型態。隨著網路的蓬勃發展,過度使用的科技產品同時也形成地球沉重的負擔。

科技也帶來資源浪費

自1994年智慧型手機問世後,全球手機呈現爆炸式成長,依據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手機總數突破80億,已經超過全球74億的人口數,這現象卻不是代表人人都有手機,許多人因為工作需要或使用的便利性配備多台手機,環保團體曾統計臺灣每人平均擁有5.41支手機。對比世界上仍有11億無電可用人口,更彰顯貧富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近年手機每年出貨量超過14億支,而且每年仍不斷以約5%的速度成長。在快速且大量生產下,電子廢棄物也跟著增加,甚至變成有害物質滲入當地土壤或河川,造成污染。

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科技快速興起導致社會的資源閒置、分配不均的問題,有賴於能夠創造出調和供給與需求的平台,讓大量的社會閒置資源被充分利用。

共享經濟的興起

20世紀工業社會透過新興科技開發許多新商品,藉由機器專業化大規模生產,但需求卻相對不足造成廠商的庫存,直到產品達到規模經濟後,價格普及化使得消費者更樂於購買甚至成為習慣,於是造成許多商品的閒置,形成消費剩餘。

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以租代買的觀念逐漸地盛行,社會已形成以使用權代替消費權的氛圍,以解決因為規模生產與過度消費所形成的經濟剩餘。

受惠全球互聯網驅動各式共享平台的興起,透過線上支付平台、便捷的交通、物流網絡及社群媒體,由專業平台有效率地將整合經濟剩餘,進行大規模的供需配對,重新產生新的經濟效益。

廣告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最早於1978年由美國社會學教授Marcus Felson 與JoeL.Spaeth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提出,但卻未受到社會的注目。直到2011年美國Time雜誌稱為改變世界的十大想法之一,在互聯網浪潮推波助瀾下,陸續催生了許多共享平台,像是Uber、Airbnb,臺灣的共享單車Ubike及共享車位的USPACE、外送服務等,並在群眾籌資、住宿和旅遊領域廣泛應用,逐漸擴及到創意設計、生活服務、物流快遞、醫療保健等行業。根據PWC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2025年共享經濟將成長至3,3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前景看好。

許多新創公司搶搭這波熱潮趁勢崛起,但新的商業模式也不全然被社會大眾接受。2017年正值全球共享經濟風潮盛行,來自於新加坡的oBike以無樁式自行車租賃系統,透過手機APP即可尋找和騎乘附近的oBike,確實為國內的消費者帶來極大的方便。然而,隨地租車還車的便利共享方式,卻引發停車亂象與押金收取的爭議,短短不到2年便停止營運。創新的商業模式如果無法兼顧人性與環境,導入適當的監督管理機制,最後終究讓方便淪為隨便的亂象。

共享新經濟模式 創造供需雙贏

資源過剩的解方有賴於社會大眾樂於分享及共有自有的資源,更進一步探討共享平台在臺灣無法百花齊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臺灣民眾對於對物品的「所有權」高於對其「使用權」的出借,且須耗時管理分享的資源,民眾普遍認為與其將物品分享予其他人不如直接將物品拍賣,形成蝦皮、奇摩等平台的拍賣經濟比起共享資源更蓬勃發展。臺灣目前較為盛行的共享經濟模式則以交通物流類、旅宿業等居多,包括WeMo、iRent,以及Lalamove物流媒合等平台。

創建新的共享商業模式絕非一蹴可及,除觀察目標市場消費者的習性與型態的轉變,業者應跳脫既有的銷售框架,運用社群主動傳播的力量,快速打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並搭配平台的評價機制,透過正向的評論累積,對其他需求者產生參考價值,強化需求者信任,以增加消費者對平台的使用意願。

共享經濟不僅是進行式,也是持續發生的未來式,傳統的供需媒合透過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科技融入,讓創新的商業模式更多元、效率、便捷,為地球資源再創新價值,在混亂的年代共享未來雙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