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評「全球Covid韌性排行榜」,台灣排名第三!但「這個項目」卻拿零分

台灣在《彭博》評比的「Covid韌性排行」名列前三,其中一個原因在於app以及口罩實名制等便民措施。 (攝影者:程思迪)
台灣在《彭博》評比的「Covid韌性排行」名列前三,其中一個原因在於app以及口罩實名制等便民措施。 (攝影者:程思迪)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疫情中,如果你可以去一個地方過活,最好和最壞的地點是哪?疫情持續近一年,《彭博》(Bloomberg)推出「Covid韌性排行榜」(Covid Resilience Ranking),替全球53個規模超過2千億美元的經濟體做排名,探討誰最有效控制病毒、而且對商業和社會造成最少負面影響。

在這個排行榜中,台灣排名第三,緊追在紐西蘭和日本之後。

10項指標衡量防疫韌性,台灣名列第三

《彭博》依據2個維度做排名:疫情狀況和生活品質,疫情狀況包括確診數、死亡率、採檢陽性率以及是否有疫苗資源等5項指標,生活品質則包括封鎖程度、社區流動性、2020年GDP成長預測、健保涵蓋率和人類發展指數5項指標。

台灣之所以名列前茅,《彭博》指出,在於台灣和中國的緊密消息網絡,第一時間得知武漢有可疑疫情後,就限制邊境、開始防疫。除此之外,該媒體點出台灣有許多數位工具,例如健保快易通app、口罩供需資訊平台,能夠讓台灣人了解並取得防疫資源。不過,台灣的少數弱點是「疫苗資源」,在這個指標上,《彭博》打了零分。

名列第一的紐西蘭,勝出關鍵是決斷且快速的行動,還沒有任何死亡病例時就封城,現在生活如常、演唱會和大型現場活動都恢復。第二名的日本雖然沒有採取強制性封城手段,但擁有以前為了應對肺炎所發展出來的公衛系統,原本就負責追蹤疫情的人員馬上發揮作用,而日本的超高齡人口條件也替它加了不少分。

可能令人覺得意外的是,美國確診人數世界第一,在《彭博》的榜單裡,仍有第十八名,原因在於它擁有更多疫苗和藥物的研發能量,疫苗資源指標取得最高分5分--正是台灣所缺少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日前在新經濟論壇上即表示:「以美國來說,它唯一做得好的地方是投注更多資金進行研發,而且不只投資美國公司,而是世界各地的公司,這對世界來說有幫助。」

廣告

另外,疫情剛爆發時,瑞典不封城、不鎖國的「佛系」防疫措施備受矚目,也引來質疑,不過隨時間流逝,這種不激烈的措施的確帶來好處。《彭博》指出,瑞典的10項指標分數比許多國家都來得高,總和成績位居第十六名。雖然這不代表瑞典的做法就是對的,但如何在疫情中取得防疫和生活的平衡、找到「可永續」作法的確是重要的。東北大學教授大谷仁(Hitoshi Oshitani)表示:「我不認為病毒會在未來幾個月、甚至未來數年消失,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最好的方式與它共處。」

「民主與防疫,可以兼得」

這一次疫情,先進國家如美國和英國都跌跤,也因此催生一種聲音,認為民主反而是防疫的絆腳石。但《彭博》的排行榜說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前十名裡面,有8個都是民主政權;防疫成效好不好,其實跟命令民眾服從無關,關鍵在於政府能夠讓民眾信任,而民眾主動去遵守規定。

《彭博》舉例,紐西蘭在全國採用四層級警報系統--準備、減少、限制以及封鎖,並在網站上向民眾清楚說明每一層級的意義和措施。

防疫做得好,《彭博》也用圖表指出,具備轉換成經濟優勢的潛能。2020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只有5個經濟體的GDP會正成長,其中一名是台灣,預計今年GDP能比去年成長2.71%,其他4個經濟體則是孟加拉、埃及、中國和越南。

路透社報導,由於防疫狀況相對穩定,日本和中國日前達成共識,將在11月底重啟彼此之間的商務客以及部分一般旅客的往來

隨疫苗漸漸出現,台灣能否在疫情的可能尾聲延續矚目能量,進而持續轉換成國際聲量、經濟成長、外國投資等正向資源,考驗我們的能耐。

(參考來源:BloombergReuters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精品業者沒說的秘密:卡地亞、萬寶龍母公司2年內銷毀了2億多歐元的手錶!

十年盡忠職守,「一通電話」就被革職?權力再大,公司給得起、就拿得回去

定存、儲蓄型保單才「風險最高」!股市老手建議上班族:低利時代也能賺的2個標的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