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基因編輯 為解決糧荒帶來新希望

近年來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並逐漸轉化為產業優勢,商機龐大。圖為水稻秧苗育種。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並逐漸轉化為產業優勢,商機龐大。圖為水稻秧苗育種。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全球暖化加劇、人口增加及天然資源短缺,想確保糧食供應無缺,人類需要更便宜、更永續經營的作物生產技術,致使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成為國際潮流。基因編輯技術(gene-editing techniques)由於係針對物種本身的基因進行編輯和調控,可開發出與傳統育種結果無異之新品種,被譽為是近代一偉大的生物科技。目前在已有的多種基因編輯技術中,CRISPR/Cas9具有設計簡便、效率高、成本低等特點,一般不插入外源基因,最終得到的產品和傳統育種產品具極大的相似性,可大幅減少育種所需時間及空間(專家指出培育一個新品種,雜交育種需要8~10年,基改育種需要8~12年,基因組編輯技術只需要4~6年),在動植物遺傳改良等領域得到迅速應用,可望成為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的新利器。

基因編輯技術是目前生物育種最先進的技術,而農業是該項技術的兩大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基因編輯已成為幫助生物體適應氣候變化或減輕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重要方法,在農業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已有70多種基因編輯農漁產品(如抗褐化的蘑菇、抗旱的玉米、抗條紋病毒(BSV)香蕉、無麩質小麥、增加4~5倍γ-氨基丁酸(GABA)的番茄、油酸含量超過80%的大豆、可食用肉量增加1.2~1.6倍的真鯛、提高養殖存活率的白腹鯖、快速生長的虎河豚、用於食品和醫療用途的GalSafe豬等等)相繼在美日上市。

由於基因編輯只改變作物原來的部分基因,不導入外源基因,美國及日本政府認為基因編輯並非基改,安全性方面與傳統品種改良沒有差異,不用像基改食品那樣接受安全性審查,也無須在食品上強制標識是無使用基因體編輯技術,但在歐盟則從嚴管制基因編輯農作物,仍須經過與傳統基改植物相同的審批程序(歐盟對基因編輯管制已有鬆動的跡象),英國政府則在脫歐後對於開放基因編輯應用於食品持開放態度。

廣告

經過基因編輯後的食品行銷關鍵,在於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近期有研究指出消費者普遍對採用CRISP或基改食品的評價相似,皆遠低於傳統食品,恐不利於該產品的行銷;日本民間機構針對消費者對基因編輯意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約有60%的受訪者不清楚何謂基因編輯技術,80%受訪者不想食用經過基因編輯後的食物,也有人擔心會發生所謂的「脫靶(off target)變異情形如「無角牛」案例」,認為目前無法證明基因編輯是安全的,且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或消費食品時,可能無法區分基改和基因編輯,政府有必要加強對外傳達正確的資訊。目前對於基因編輯農漁作物,是否需要與傳統的基因改造作物一樣,進行較為嚴格的管理與規範,國際間尚無定論,臺灣對此亦存在爭議,基於法規應建立在最佳可用科學證據的基礎,而不是基於先入為主的偏見,蔡政府應該積極推動相關的科研並尋求共識(可考慮採「分級管理」方式),儘快訂定該項新興育種技術的相關管理規範並加以落實。

近年來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並逐漸轉化為產業優勢,商機龐大。若能在政策及法規的獎勵下,企業初創公司將樂於投資,可帶動基因編輯新一輪的研發與投資熱潮。鑑於農業生物育種技術研發應用水準,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農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蔡政府面對競爭若只會靠給錢來安撫農民而不是對症下藥,短期或許有效,但長期下來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只會讓農民失去對競爭威脅的敏感度,恐將導致台灣農業生技競爭優勢的流失!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