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莫輕忽 農業議題談判

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中,美方關心的要求取消肉品原產地標籤等農業問題,我方應儘早進行研究及攻防,避免談判陷於不利的困境。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中,美方關心的要求取消肉品原產地標籤等農業問題,我方應儘早進行研究及攻防,避免談判陷於不利的困境。圖/本報資料照片

5月底美國風光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以下簡稱IPEF),惟首輪名單未納入台灣,旋即於6月1日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並將於6月27日起在華盛頓展開談判,其中也包含「農業」議題,農委會將其視為爭取我農產品出口的好機會。我方若誤解美方的農業思維,未事先做好準備,談判恐陷於不利的困境。

農委會誤會大了

拜登政府為規避國會審查,美國對外貿易協議幾乎都已捨棄市場開放與關稅調降議題,奇怪的是《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卻跑出傳統FTA必談的農業議題。從蔡政府拋出的說法,完全看不出其具體內容。農委會表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將我加工豬肉品如肉鬆、香腸等銷往美國。

轉而查看美國在台協會(AIT)網站的說明,明確指出農業議題包含範圍,係「美國和台灣計畫透過科學和基於風險的決策,以及透過採用健全、透明的法規實務,以研究促進農產品貿易的條款。」

根據AIT的上述說法推知,美國並不打算討論農業市場開放,反而是要求檢討我國現有的對美農產品貿易設立的相關限制。若無科學和基於風險的根據,就不得有限制規範,並明列於法律之中。易言之,美國關心的「基因改造食材禁入校園餐點」與「基因改造食品標示制度」等限制,可能都被迫取消。

美方關切我國相關限制

美方多年以來,一直相當關切我國的相關限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要求台灣要開放有高度安全疑慮的美國含萊克多巴胺的牛肉與豬肉進口,並認為台灣設下不公平的貿易障礙,多次停開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會議。

廣告

縱然蔡政府已於2021年1月正式開放萊豬,去年底反萊豬公投亦未通過,開放萊豬已經毫無懸念,美方仍不滿意。過去就將我禁止學校營養午餐使用含有基因改造作物所製成的食材及加工食品的規定,視為技術性貿易障礙;引用媒體報導,今年3月底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2022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關切我國要求進口美國豬肉須落實原產地標籤,以及要求標示萊劑殘留容許值(MRL),不正確地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包括含萊劑者)存在食安疑慮;牛血和牛油被世界動物組織(OIE)認定為安全,台灣仍以狂牛症為由拒絕,美國持續敦促台灣對所有美牛產品開放市場。

另外,台灣美國商會每年出版的《台灣白皮書》,也對我國相關制度提出不少批評,如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農藥標示替代規則、農藥有效成分之資料保護期、農藥品質測試中所包含的懸浮率測試等;甫出版的《2022台灣白皮書》又提到農藥登記審查流程經常延宕、農藥學名藥管制及基因編輯技術食品管制等問題。

政府應提早準備

農委會對於美國所提出的農業議題,在認知上有極大的差異。我國談判代表應儘速就美方關心的問題(如要求放寬基因改造食品限制、取消肉品原產地標籤、開放所有美牛產品及農藥管理等),提早進行研究及攻防,不得恣意放寬而威脅國人的健康。

相對的,經過24年的努力,2020年6月16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終於認定台灣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我生鮮豬肉已可重啟外銷。但是至今仍無法出口美國,我國談判代表亦應基於同樣的理由,不僅要求美方開放我肉製品,更要開放優良的台灣生鮮豬肉進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