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股》南亞EG事業回溫,十月現轉機

【時報-台北電】沙國因油田遭襲事故,減少自身EG原料供應,導致每月EG外銷大陸數量約減少10萬噸,加上大陸下游聚酯開工率持穩加溫、達90%水準,進一步催化大陸EG高庫存水位續下降。

尤其,近期EG原料乙烯價格大跌,EG報價因此有連動下修壓力,但在成本跌幅大於產品跌幅,且需求持穩升溫、庫存去化下,指標大廠南亞 (1303) 10月EG事業有機會一舉擺脫虧損陰霾。

分析師指出,南亞台美EG年產逾200萬噸,目前乙烯每噸現貨報價740美元,以EG每噸報價CFR560美元、乙烯合約價約770美元來看,南亞10月EG事業有機會力拚損益兩平,一旦EG行情優於預期,表現有望加溫翻正。

沙國EG年產約685萬噸,占全球產能19%,近三年大陸對沙國進口EG比重約40~45%;9月中旬沙國兩處煉油設備因攻擊事件影響天然氣、EG原料乙烯供應減量40~50%。市場推估,此一效益恐延續至11月,對EG三雄南亞、東聯 (1710) 及中纖 (1718) 營運有望明顯疏壓。

大陸9月下游聚酯平均開工率上升92%,EG華東沿海、社會庫存同步下降,10月EG庫存持續去化,聚酯開工率也維持90%以上水準,產業供需條件持穩改善、提振。

南亞台美EG年產逾200萬噸;東聯EG兩岸年產約86萬噸;中纖目前EG一、二、三廠年總產能達35萬噸,加上與南亞合資的南中石化也有16萬噸,合計51萬噸。(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彭暄貽/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