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經貿傳捷報?台灣加入CPTPP只差臨門一腳?

近來台美關係升溫,連帶讓龜步化已久的台美經貿協定呈現加速快跑的狀態,然而台美的經貿合作的進展,是擺脫政治影響而加速進行?還是受惠於政治力的順勢一推?台灣加入CPTPP是否就此呼之欲出?本刊專訪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有深刻的解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2至3日的旋風式訪台,讓台美關係再創高潮。事實上,這起歷經25年後,美國總統繼任順序第2的高官來台訪問前,許多前菜早已為這場盛宴先做鋪墊。

其中,經濟領域成果最為豐碩,包括2020年舉辦的「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2021年的「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加以今年雙方共同推出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美成立已久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 ),儼然形成台美經貿四座強健根基。

台美經貿領域的推進確實馬不停蹄,連裴洛西訪台期間都還特別提到,希望台美儘速達成貿易協定,讓台灣外交部樂觀以待:「相信未來幾個月大家就能看到一些台美經貿關係的具體成果」。因此,眾所企盼雙方能否簽訂一個具「法律架構」的經貿協定。

美對台決策,都是為了解決自己問題?

然而,解鈴還需繫鈴人,到底更多的台美經貿協定能否孕育而生?就得要辨識美方的想法。

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接受《遠見》專訪時提及,過去美國政府,特別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跟台灣的交往,會比較重視「解決他們的問題」。而這,從歷史的軌跡,可見一斑。

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蘇義傑攝
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蘇義傑攝

1980至1990年代,台灣的服務業、農產品相對設限較多,這時期,美對台的貿易政策就聚焦在服務和農產品市場的開放。90年代之後,台灣製造業起飛,伴隨而來的是仿冒問題,因此往後10年,美國對台貿易政策的焦點轉移至智慧財產權。

廣告

2000年,台灣在美國的幫助下,順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此時美國的關注點又轉移到台灣「有沒有遵守國際規範,特別是檢驗、檢疫的標準」,於是才會有美牛、美豬進口的問題。無論哪個階段,都可發現美對台貿易政策都是在「解決美國的問題」。

而在強勢的「美方訴求」架構下,即使台灣不斷呼籲:「雙方應該又有一個更強化的雙邊交往的法律結構、基礎結構」,即雙方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惟,多年來美方始終不是「答應」,而是「考慮答應」。

隨著台灣接連解決美豬、日本福食問題後,加上地緣政治的推力,美方已慢慢願意考慮台方提議,「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才孕育而生。據鄧振中觀察,美方的態度是認真的。

台灣加入經貿組織能擺脫政治力干擾?

除了從歷史的縱深看出美對台貿易協定目標取向的轉變外,鄧振中認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促成有三大因素──台灣對美長期經營的人脈、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雙方共享的「價值」。

其中,對於美國國會的大力支持,鄧振中兩度提及,「真的要歸功給蕭美琴大使」,過半數的參眾議員連署支持台灣,這在過去並不容易發生,「我們去過國會的人,有時候你去過才知道那東西真難啊」,每一間辦公室的距離都相當遠,蕭美琴扎扎實實的一間又一間登門拜訪,期間付出的心力可見一斑。

取自蕭美琴twitter
取自蕭美琴twitter

鄧振中進而強調,談貿易協定絕對不脫離政治,「以前有一個觀念叫政經分離,如今,政經難分,一定是併在一起考慮的。」此外,台灣在人權、婦女、弱勢、原民等議題上的努力,絕對也是台灣在國際經貿上的一大助力。

近來國際上出現許多經貿領域的「新名詞」,包括可信賴夥伴、友岸外包……都含有政治判斷在內。「以西方國家來講,相對於威權國家常有政府的一個突然作為,就阻斷了供應鏈,一個民主又重視人權的國家,當然比較可靠。」因此,經貿協定,很難沒有政治考量。

水至清則無魚 風險與機會並存

而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亦是台美經貿合作演變的關鍵要素。尤其美中二元競爭的國際態勢,更是重中之重。

鄧振中歸納,現階段對於「國際態勢」影響「經貿合作」的模組,共有兩種看法。

其一,認為將來的世界將裂解成兩半,一半是民主、市場經濟延伸出來的一套世界秩序,另一半則是比較專制極權、國家主義與非市場經濟延伸出來的一套秩序。由於雙方思惟不同,因此會變成雙方的貨品、科技、人力不再互相流通的兩個世界。

第二種模組是,歷經數十年的全球化後,任何違反市場法則的作為都是徒勞無功的,最終仍然是一個世界。

耐人尋味的是,到底世界會走向二元化還全是全球化,哪種對台灣有利?仍眾說紛紜,台灣能做的,只能快速準確應變。只能說,猶如古諺所云:「水至清則無魚」,儘管世界被擾動、台灣風險增加了,卻也在危機中浮出了轉機。

對此,鄧振中謹慎說道,台灣不會認為「讓老共跳得愈高,我們這邊的機會就愈多」,台灣不會挑釁,但會視狀況來管理風險。目前國際的勢頭對台灣相當有利,因此台灣應抓住這個勢頭,「該簽的就趕快去簽,該推動的就趕快去推動」。

台灣加入CPTTP能擺脫中國因素?

另外,鄧振中「貿易協定絕對脫不離政治」的說法,這套在CPTPP上,再適合不過。鄧振中分析,台灣要參加CPTPP,除了要達到「高標準」,即95%以上的市場被要求要開放,因此,如何護住那5%未開放的項目,以及爭取產業調適期等等,即為一重要課題。

而對岸的反對,為台灣加入CPTPP的另一難題,但這也不是全然克服不了,「否則我們就參加不了APEC、WTO了。」只是,CPTPP成員國中,很多對應的最大市場就是中國,因此政治力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但,其實台灣也有優勢,即CPTPP要95%以上的項目都不能有關稅,在此高標準下,就不是統統都被政治綁架。

不過,鄧振中更強調,「台灣自己也很有分寸」,申請的時候就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這個名字,沿用台灣在WTO使用的名稱。「我們當然可以嘗試用別的名字,更aggressive(有攻擊性)的名字,但是我們並沒有,台灣已經盡量不要製造別人的為難。」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中國軍演鎖台/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全球有事?
擾亂台灣海空交通!一圖看懂軍演鎖台「3個第一次」
裴洛西訪台/美中戰略競爭下,台海危機成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