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獲2.5億美元融資,資本為什麼還投瑞幸?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作者 | 可可

編輯 | 紫蘇,36氪經授權發布。

投資方真的還這麼看好現在的瑞幸?或許是不甘此前蒙受的巨額損失,也或許是想在國內火熱的咖啡市場再賭一把。

接盤俠來了。

4月15日晚,瑞幸咖啡發布公告,宣佈已和公司現有機構投資人簽署一項總額為2.5億美元的融資協議。其中,大鉦資本領投2.4億美元,愉悅資本投資1000萬美元。並且在特定條件下,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可按比例再追加1.5億美元投資。

其實,這次投資早在一月前就有跡象。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瞭解到,3月16日晚間,瑞幸曾在官網表示,已與主要債務持有者達成重組債務及加強資本結構的協議,並將於近期履行這一協議中的債務義務,票據持有者預計將獲得現有票據面值的91-96%。

當時公告還披露,瑞幸正積極准備一個替代性方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資,擬通過私募募集至少2.5億美元。可推斷,本次的2.5億美元融資正是這項“替代性方案”。

進入2021年,沉寂一年的瑞幸又開始了新的擴張:門店繼續加盟、重啟無人咖啡機的招商,換了新的代言人,新品一個接一個的上,融資也如期而至……

陸正耀是真的想做好咖啡生意,然而他所持瑞幸股份已於去年被清零。國內咖啡市場徹底被喚醒,投資人們掂量,再次上桌加碼。這次,瑞幸還能重演當年的“盛況”?

大鉦、愉悅為什麼還投瑞幸?

瑞幸的誕生,源於陸正耀的咖啡情懷,繞不開劉二海、黎輝。

廣告

在愉悅資本劉二海的描述中,這是一個橫跨近十年的故事。“2008年,在尼亞加拉瀑布跟陸總討論神州租車時,他帶了一杯便宜又好喝的加拿大國民咖啡。聊完神州後,他說咖啡生意也不錯,加拿大就沒多少人喝星巴克。到了2017年下半年,他問我還記不記得說過的咖啡。我說當然啊,瑞幸咖啡就這樣啟動了。”

毫無疑問,瑞幸是資本催熟的典型樣本。瑞幸背後的主要投資方基本都跟神州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更是連續多輪押注。以至於,後來很多機構想投都投不進去。

業內曾有評價稱,瑞幸就是“哥幾個攢的一個局”。陸正耀、黎輝、劉二海被視為鐵三角,在神州租車、神州專車、瑞幸咖啡三個項目中他們緊密抱團配合,將公司一一送上市。

黎輝曾是華平資本亞太區掌舵人,隨後單飛創立大鉦資本,他曾投資並擔任過神州優車副董事長。而瑞幸創始人錢治亞曾任神州優車董事兼副總經理、神州優車前COO,她是陸正耀的得意門生,黎輝和錢治亞也是十多年老友。

不過劉二海曾做出正面回應:“我和陸總是很熟,十幾年了。但這錢是LP的錢啊,熟人再熟,他白拿我們家錢也不行,這是理性的投資行為。”

黎輝和劉二海在瑞幸成長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IPO前,陸正耀持股30.53%,錢治亞持股19.68%,大鉦資本持股11.9%,愉悅資本持股6.75%。

然而剛上市近一年,瑞幸自曝財務造假——COO劉劍以及部分員工偽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元。上市神話破滅,隨後瑞幸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

2020年年底,想“活下去”的瑞幸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金與SEC達成和解,後者免除了對其財務造假的指控,這也創下了中概股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罰金。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在瑞幸自曝財務造假後,依靠投資獲利的劉二海、黎輝和陸正耀利益關系發生了“破裂”。

當時,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回應表示,“只是投資人,對瑞幸咖啡的造假並不知情,譴責一切形式的企業造假和欺詐行為。”隨後,黎輝、劉二海等人還提議召開董事會,罷免陸正耀的董事和董事長職務。

2020年7月9日,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判決任命KPMG擔任清盤人,代表銀行處理陸正耀家族控制的Haode等實體的資產,陸正耀失去了瑞幸的控制權。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月,瑞幸咖啡完成增發並發行可轉債。大鉦資本部分減持,套現了2.3億美元。這次減持已經收回當初對瑞幸資本的投資,但愉悅資本一股還沒來得及賣。

創始人走了,但咖啡未涼。作為瑞幸咖啡最大的機構股東,大鉦資本在此次投資中表示,“繼續看好瑞幸咖啡業務模式和長期發展前景。”

根據最新的投資協議:大鉦資本同意通過公司的定向增發,認購瑞幸咖啡總額為2.4億美元的高級可轉換優先股;愉悅資本同意通過公司的定向增發,認購總額為1000萬美元的高級可轉換優先股。在特定情況下,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可以同比追加投資1.5億美元。

不過,公告也表示,該交易的交割取決於數項交割條件,包括瑞幸咖啡與持有4.6億美元的可轉債持有人的債務重組安排完成。

瑞幸咖啡則稱,計劃利用融資來完成最近公司和可轉債持有人達成的重組計劃,以及履行美國證監會達成的和解協議。交易將使公司能將其現有資金專注於業務運營和拓展,繼續拓展核心的咖啡業務和達到長遠增長目標。

“技術是瑞幸咖啡商業模式的核心,基於此的運營效率提升是瑞幸業務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這也是我們看好瑞幸的價值所在。”黎輝曾在瑞幸咖啡上市的時候直言。

投資方真的還這麼看好現在的瑞幸?或許是不甘此前蒙受的巨額損失,也或許是想在國內火熱的咖啡市場再賭一把。

瑞幸劫後重生

“碰瓷”星巴克起家的瑞幸咖啡,也確實瓷實。雖說一系列丑聞纏身,但並不影響生意。優惠券照樣發,新品照樣上,消費者繼續享受“國貨之光”。

2020年12月,一份由瑞幸咖啡聯合臨時清算人向開曼群島法院提交的報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據未經審計最新財務信息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單季收入分別為5.65億、9.8億和11.45億,同比增長18.1%、49.9%和35.8%。

這份經營數據顯示,瑞幸在2020年8月首次實現了門店層面的盈虧平衡,門店中有60%實現了盈利。2020財年,預計收入將在38億元至42億元人民幣之間。

瑞幸官方並未回應上述報道數據。不過在公佈此次新投資前,瑞幸宣佈委任中正達會計師事務所替代麥楷博平作為其獨立審計師。並表示,計劃與中正達合作盡快提交2019年和2020年年度報告。

一系列的醜聞風波後,瑞幸居然又活得更好了?

2020年初,瑞幸全國門店數突破4500家,超過了當時在中國擁有4200家門店的星巴克。暴雷後,2020年底,瑞幸門店總數從4507家減少至3898家。

今年年初,瑞幸CEO郭謹一在內部信中透露了一組值得注意的數字——目前瑞幸門店總數近4800家,注冊用戶已近1億,現制飲品銷量超過3億杯。2020年,瑞幸共推出了77款全新現制飲品。

今年1月中旬,瑞幸啟動“0加盟費”的加盟店計劃。數據顯示,2021年1月,瑞幸新開門店數超過120家,但郭謹一並未透露他們的直營或加盟比例。

他還強調,2021年春節假期期間,瑞幸咖啡約全國1900多家門店開業,現制飲品杯量為去年同期的近5倍,收入為去年同期的近7倍。

今年來,瑞幸的動作明顯加快了。3月1日,瑞幸宣佈演員譚松韻為其品牌大使;3月12日,瑞幸咖啡微信公眾號推文,宣佈已暫停了10個月的無人咖啡機“瑞即購”業務再次啟動招商;廣告也出現在楊冪的新劇《暴風眼》中。

如今,錢的問題大概是緩解了,但2.5億美元對瑞幸來說可能不夠。大量懸而未決的處罰和訴訟影響,還想再擴張的瑞幸需要儲備更多資金。但看似“老套”的模板,是否還能達到當年的效果?

不過,4800家店確實已在中國咖啡市場牢牢佔據了一席之地。

回想此前劉二海在采訪時指出:“瑞幸表面上看是咖啡公司,但最重要的還是供應鏈和數據。供應鏈做好之後,產品質量就會上去;數據分析上去,營銷、用戶體驗、回饋就會上來,這是最核心的兩點。瑞幸就是新基礎設施下的傳統行業轉型的代表,應該叫‘數據咖啡’比較准確。技術驅動改變了價值鏈條,價值創造的方式發生變化。”

劫後重生,為了中國人的咖啡平權,投資人煞費苦心,瑞幸殫精竭慮。

中國咖啡市場“新故事”

緩過來的瑞幸可能也沒料到,僅一年時間中國咖啡市場又發生巨變,它的對手也不僅僅是星巴克那麼簡單。 陸正耀應該也想不到,當年給他帶來創業啟蒙的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進入中國,並在拿到騰訊、紅杉資本中國等大筆融資後,也加速開店中,計劃未來幾年在中國開1500家咖啡店。

目前,Tims的主要門店形式有三種:標准店,Tims Go(優選店),以及少量主題店、Tims Lab這類創意體驗型門店。標准店一般開在綜合性的購物中心和商場,Tims Go則門店面積更小,以手機點單、外賣或自取為主。

此外,國內一系列咖啡新品牌也在崛起。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根據網絡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國內互聯網咖啡創業公司近年來公佈的融資金額共計近30億人民幣,背後涉及VC/PE達30家。

2020年,資本對咖啡市場的關注度高漲,主要集中在線上品牌,如三頓半、隅田川、永璞等。據公開信息統計,去年共計有11家企業完成13起融資事件。其中7家品牌重線上,挪瓦咖啡、Tims、藝咖、Manner咖啡則重線下。

進入2021年後,咖啡市場熱度持續高漲。被譽為“2020年度最大黑馬咖啡品牌”的中國本土高端精品咖啡連鎖品牌M Stand,1月份獲得融資時僅開了10家店,總估值超7億元。

另一家上海咖啡品牌Manner,也在2020年迎來了爆發。僅在上海本地的門店總數已達102家,估值超10億美元。

相較於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市場前景更為廣闊。就連時萃、三頓半等,也開始拓展線下門店。更不要提,加速在中國開店的星巴克、麥當勞子品牌“麥咖啡”,還有湊熱鬧跨界賣養生咖啡的同仁堂。

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預計到2023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10.8杯。

中國的咖啡市場想像空間巨大。全球咖啡消費平均增速為2%,但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且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不斷提升,消費量遠超產量。

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預計2025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新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

發展至今,咖啡市場經歷了3次浪潮:雀巢等速溶咖啡是第一次浪潮;以星巴克、Costa等為代表的手磨咖啡是第二次浪潮;當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第三次浪潮,在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帶動下,咖啡市場變得更加多元化。伴隨基礎設施的變化,咖啡行業也在經歷著重構。

拋開早年速溶咖啡的爭奪戰,咖啡在中國市場真正快速崛起和增長發生在最近5年。如果說奶茶界現在三足鼎立,如今的咖啡市場還處於百家爭鳴。更何況,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都在加大對咖啡市場的投入。

40年間,中國咖啡市場經歷了數次更迭。不管是捲土重來的瑞幸,還是擴張的Tims,或是崛起中的精品咖啡店, 2021年咖啡的故事還在繼續。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