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通車 有憧憬也有擔憂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中國官媒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2月3日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舉行視頻會晤,並共同見證中老鐵路通車。中老雙方有關部門和地方負責人、工程建設者代表、有關國家駐昆明總領事、駐老使節等分別在中國昆明站分會場、老撾萬象站分會場參加了儀式。

兩國元首分別致辭。習近平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中老鐵路通車表示熱烈祝賀,並表示“中老雙方彼此信賴、守望相助、命運與共”。

中老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戰略對接項目。這次通車正值中國和老撾建交60周年之際。該鐵路將連接中國雲南省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

據中國媒體報道,這是第一條采用中國標准、中老合作建設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全長1035公裡。通車後,昆明到萬象10小時可通達。

“老撾自此邁入鐵路運輸時代”

中老鐵路老撾段北起磨丁、南至萬象,由老中鐵路公司承建——該公司是由中國國鐵集團所屬的中國鐵路國際公司及其他中方股東與老撾國家鐵路公司合資成立的。

據法新社報道,擁有720萬人口的老撾,基礎設施薄弱,此前僅有總長4公裡的鐵路。而如今,中老鐵路老撾段長400多公裡,速度高達每小時160公裡的子彈頭列車將會在該國穿行,沿途穿過75個隧道和167座橋梁。

廣告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12月2日援引國鐵負責人稱,中老鐵路穿越眾多山脈和水系,沿線地質結構復雜,修建難度極大。中老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標准,“老撾自此邁入鐵路運輸時代”,“這將為加快建成中老經濟走廊、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

美聯社的相關報道指出,中老鐵路有助於中國西南地區與外部市場相連,中老鐵路可能成為連接中國與泰國、越南、緬甸、馬拉西亞、新加坡的未來區域網絡中的一環。老撾領導人也表示,希望通過這條鐵路更好地與中國、歐洲市場相連,為該國經濟注入活力。

不過也有外國專家表示,除了作為中國貿易渠道外,該鐵路對於老撾的潛在好處尚不清楚。華盛頓全球發展中心的莫裡斯(Scott Morris)對美聯社說,這條鐵路可能將為中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帶來“非常積極的經濟回報”,但對於老撾來說,切實的經濟利益是什麼目前還不容易看出來。莫裡斯說,這條線路在老撾只有21站,更多是為了滿足中國快速到達外國港口的需要。他說,一條旨在為老撾廣袤農村地區服務的鐵路應設立更多站點。

債務風險等問題

與此同時,美聯社報道稱,這條耗資59億美元的鐵路會增加老撾的債務風險。在中方與老撾方面合資成立的老中鐵路公司中,中方佔70%的股份,老撾國有公司佔30%股份。而兩國政府表示,貸款佔該鐵路投資的60%。

標普全球評級公司的基礎設施融資專家Laura Li對美聯社說,這樣的債務負擔異常沉重,“償還風險相當高”。

“援助數據研究室”(AidData)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合資企業違約而中方選擇不投入更多資金的話,老撾方面可能會不得不償還合資企業的35億美元債務,以維持該線路的運行。該數目相當於老撾去年經濟產出的近五分之一。AidData項目隸屬於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報告作者為馬利克(Ammar A. Malik)和帕克斯(Bradley Parks)。

美聯社報道進一步指出,老撾的未償債務相當於該國年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是對華債務。老撾被認為是處於“高債務風險”的貧困國家之一。鐵路可以通過連接農村市場與外部市場來提高收入,但是這種回報可能需要數十年,而鐵路在設備、土地和建設方面需要大量支出,一開始就背負高額債務的運營商需要盡快獲得收入來償還貸款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東南亞專家雷蒙德(Greg Raymond)對美聯社說:“如果鐵路不能盈利,那麼老撾就會面臨真正的債務問題”。

此外,為了修建這條鐵路,一些住戶不得不搬遷,他們抱怨得到的拆遷費太少。同時,也有來自環保主義者的批評,表示鐵路工程破壞了自然棲息地,威脅到老撾的瀕危物種。

對新鐵路的期待

不過,另外一些當地人則對鐵路及其可能帶來的未來表示憧憬。法新社在11月28日報道中聚焦了報道聚焦一名老撾鄉村的草莓農場主,他目前需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將草莓通過公路運到萬象,他希望新鐵路能將運送時間縮短一半,也方便游客前來露營、采摘漿果。

另外老撾旅游業也期待在受到新冠疫情打擊後,通過新鐵路獲得一劑強心針。從萬象到萬榮這條在疫情前很受背包客歡迎的路線,坐旅行大巴需要四小時,如今通過新鐵路只需要一小時。

老撾南松河畔(Nam Song River)的一家精品酒店的經理特利(Oscar Tality)對法新社說,疫情前酒店總是滿員,現在只有周末有少量國內旅行者入住。他期待在新鐵路減少旅行時間後,客流量能有所增加。

他說,“(火車)沿途人們將看到壯麗的山景,穿過橋梁和隧道。對於乘客們而言,這將是一次美妙的旅行”。

(美聯社,法新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