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作大戲能唱多久?

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提出「0至6歲國家養」,台北市長柯文哲(圖)14日在台北受訪表示,現行僅3、4歲就讀私幼學童領有補助,2至3歲要算托嬰還是托幼,決定由家長選擇,將編浮動式預算,預計為新台幣2億元。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08年7月14日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本會期立法院召委選舉,國民黨在民眾黨助攻下,順利拿到包括「擋萊豬」關鍵的經濟、社福及衛環兩委員會,避免民進黨取得絕對的主導權,也奠定藍白合作基礎。面對即將登場的修憲大戲,兩黨也將再接再厲,繼續攜手合作。

不僅如此,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也坦言,未來的市長人選要挑最好的人才出來,不一定要民眾黨,如果國民黨推出立委蔣萬安參選,「有辦法說服我,他的準備是最好的,還是可以支持」。

因為擁有高雄市長補選「共同」的慘敗經驗,藍白兩陣營或許有所體悟,在野黨如果依舊各吹各的調,甚至互相掣肘,台灣政治一黨獨大的生態恐將成為常態。因此,從國會的公共政策合作開始,到柯文哲釋出,2022台北市長選舉不排除力挺國民黨候選人的風向球,都讓外界對於藍白合縱連橫產生無限想像空間。

只不過,藍白兩軍在立法院再怎麼互相支援,「聯吳抗曹」的戲碼究竟能唱多久?眼前兩黨透過國會議題合作「試水溫」,真能成正果?國民黨立委人數雖遠多於民眾黨,但基於政黨自主性,不可能事事都配合國民黨,尤其修憲的議題,雙方能否取得一致的立場,需要更多的溝通磨合,否則一再被貼上「小藍」的標籤,民眾黨的茶壺風暴只怕隨時引爆。

況且,兩黨在立法院席次總共僅43席,即便加上盟軍傅崐萁、高金素梅也不過45席,根本無法與民進黨的61席,以及時代力量及基進黨等合組的「泛綠軍」抗衡;也就是說,未來的抗爭不會少,但抗爭的力道、形式,如何協調?而且最終難逃抗爭失敗的結果,這些過程都只會消磨彼此的互信。

廣告

更重要是,藍白必須合作的基礎在於求生存、壯大,搶地盤勢所難免,誰也不願「賠了夫人又折兵」!牽扯到2022及2024年的選舉,如何能夠同床不異夢?柯文哲雖口說不排除支持蔣萬安,但前提要先過他這關;況且,民眾黨也傳出準備在縣市長選情「五五波」的地方提名人選,以爭取和國民黨的談判籌碼。

顯然,在備戰2024的選戰思維下,民眾黨不會只甘於在複數選區的議員尋求突破,更希望在百里侯的部分有所斬獲。問題是,高雄市長補選一役,擺明就是民進黨的囊中物,但藍白雙方依舊不惜玉石俱焚,也都不願「成就」對方,關鍵還是在於2022的整體布局。

民眾黨目前一方面培育青年選將,但一方面也積極與藍營地方人士交好,希望未來有合作機會。畢竟,民眾黨在各地仍有基本支撐,如果可以吸收具有基層實力,卻未被國民黨提名的人選,在議員選舉不是沒有一搏的空間。尤其國民黨在本屆議員選舉席次「破表」,新人提名空間有限,都讓民眾黨有可乘之機。

縣市長選舉的部分,國民黨目前掌握14席,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以及新竹市過去都是藍大於綠,現任首長兩屆任滿,國民黨不可能禮讓。即便在艱困選區勝選不高,但考量議員、鄉鎮市長等選情,還得面對選舉廝殺過程基層的反彈,以及提前部署2024大選的大軍團操兵,實在沒有缺席的理由。

在柯文哲參選總統的意向已是司馬昭之心,自己也坦言「直接準備」,顯然,民眾黨拉一打一,未必全然是拉藍打綠。而國民黨內明年的主席卡位戰,包括朱立倫等都參選目標都直指大位,在這場2024的前哨戰,如何以「平常心」看待藍白合作?或許雙方都同意結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但算計複雜的政治利益後,這一步怎麼走下去?考驗兩黨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作者 王正寧/媒體工作者,曾任自立、聯合、中時報系,主跑國會、黨政新聞,並兼任大學講師】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先釐清扁案追殺,再跟馬前總統談和解吧
德國統一30年,年輕人已成天然統
評論家:他快輸了!川普確診為什麼沒拿到同情票?
川普染疫誰得利
打破日本陋習「空氣」的半澤直樹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