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香港牌與美國的台灣牌

Taiwan and Hong Kong flags together textile cloth, fabric textur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台灣和香港真是命運連動體。先不說透過一國兩制的規劃,北京將台港圈為一體;光是說港人在台殺人案,台灣先以司法互助理由,要香港把嫌犯送到台灣受審;香港政府積極回應,訂了一個逃犯條例,順便把中國大陸帶進場,讓內地和香港之間相互也可以移送逃犯,不料引起「反送中」大海嘯;選情低迷的蔡英文趁機將反中巨浪引進台灣,沖垮國民黨選情,香港的助攻立下大功,港人對於口口聲聲「撐香港」的民進黨政府感激涕零,寄望深深。不料一些港人投台無門,所謂人道待遇只是聊勝於無;至於引發海嘯的陳同佳多次表示願意赴台投案,也不得其門而入,兩地政府還為此吵翻天。

台灣政府確實是在打香港牌。無論是早先對香港政府課以「司法互助」之責,還是晚近要香港政府和台灣指定的「窗口」聯繫,要兩邊政府「好好的談」,目的都是挑戰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藉以確立台灣的主權地位;至於運用「撐香港」來販賣「芒果乾」,則被一些港人認定是「抽水」,汲取香港之水為己用。台灣打的香港牌確實效益可觀,即使無法事事實質上如願,至少在宣傳戰上頗有所得。問題只是在於究竟真心對待港人還是只是利用港人?話說得漂亮,事到臨頭時候是否能夠兌現承諾?

民進黨政府的香港牌打的虎虎生風,近日和香港政府之間的鬥嘴也是中氣十足,儘管多數港人對於台灣拒斥嫌犯投案不以為然,但台灣民眾多深以為然。蘇貞昌院長要求台港政府先行溝通,陸委會要求陳同佳透過「單一聯繫窗口」辦理,聽起來合情合理,否則根本不承認我們的政府還有甚麼好說?台灣政府興事,香港政府則在推事。港府宣稱港台從未建立單一聯繫窗口,要求陳同佳和台方就時間、人員、證件談好,港府才能提供協助;何況按照往例,一幫警察將嫌犯送上飛機,另一邊警察再將嫌犯帶下飛機,何勞兩邊官員為司法互助問題纏鬥不休?雙方互推責任,相互甩鍋,吵得不亦樂乎。

廣告

台灣政府熱衷於打香港牌,香港政府卻敬謝不敏。去年「反送中」運動已把香港搞得天翻地覆,港府被蛇咬慘了,還能不怕?如今港版國安法五雷轟頂,許多港人甚至被迫逃亡,對於台灣的冷漠態度豈不心如刀割?蔡總統對港人求援不再熱情擁抱,如今忌憚中共反應而有其不得已苦衷;至於蘇貞昌滿嘴歪理,卻忘了當初我方向香港積極交涉引渡陳同佳,就是因為犯罪地點在台北,台灣擁有主要的司法管轄權。港方基於屬地主義法制,無法承擔管轄,但也曾調查陳同佳是否在來台前即有「預謀殺人」犯意,如有就可由香港法院將他起訴,但港方未查獲任何跡證,因此也無從承辦。

香港政府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的苦衷姑且不理,可以繼續打香港牌逼人就範,但對於苦海中的香港人,在他們走投無路之際,不能伸出援手,就難免港人的怨懟了。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像一陣及時雨,讓蔡英文政府頓然解渴還儲水,打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口號,捕獲年輕人的心,打的「反中牌」和「香港牌」大獲全勝,對於當初口頭力挺抗爭的香港學生,如今皆止於口惠,難怪曾遭香港學生會代表批評「利用港人鮮血換選票」。一個月前香港12位年輕人搭船意圖逃亡台灣,不幸在廣東外海被攔截逮捕,而被「送中」法辦,同時傳出有兩批港人逃抵台灣,如今音訊渺然。這些香港青年的際遇確實可憫。打香港牌賺得盆滿缽滿的台灣政府,固然可以兩手一攤,聳聳肩,但看在某些港人眼裡,港人卻是利用價值過後就被遺棄。

台灣政府運用港事與港人爭取主權地位,聚攏青年選票,只能說是借力使力,並無禍害他人之心。但是,台灣人是否該想想,今日美國挺台灣,是否同樣是為了添加反中、制中籌碼而借力使力利用,好話說盡,態勢擺足,一旦台灣陷入危殆,美國基於現實利害考量,真的不會像台灣對待香港那樣顧不了情義?川普出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關係惡化,美台關係升溫,在形式上出現一些「突破」,但國內外不乏擔憂美國只是在打台灣牌,何況川普的商人性格,可能只是將台灣當作籌碼,透過無關大局的政治操作,達到向大陸施壓的目的,一旦中美達成妥協,進行利益交換,台灣是否就將從棋子變成棄子?

當然,港台關係及美台關係截然不同,難以完全比擬,而台灣打香港牌與美國打台灣牌的牌理天差地別,並非完全類同。不過,兩者也有相通之處,從利用到遺棄的考量邏輯大同小異,可以相互參照。尤其打牌者和被當牌打者為同一主體時,比較方便轉換角色,進行換位思考。先站在棋手上,一方面思考如何把別人當作棋子,而在其利用價值過了以後,以及在無法掌控局面或是情非得已的情況下,如何把棋子變成棄子;另一方面思考被別人當作棋子,而在棋手達成目標之後,在無法承擔後果或是不願被拖下水的情況下,如何被從棋子變成棄子。

台灣真的不是美國運用的棋子嗎?從國際關係的現實利益準則來看,兩強對抗將一個弱小的第三方當作棋子運用的推論確合情合理,畢竟國際政治從來就是奉行利益導向原則,所謂的理念、價值、原則多半只是包裝器物。雖然美中關係陷入長遠的戰略對抗中,美國遏制中國的作為不會只停留在戰術層面上,未來勢必可能上升至戰略層面上。基於長期戰略需求,美國打的台灣牌應當不是一個隨時可棄的籌碼,可能成為長期利用的棋子,所以台灣不必惶恐不安,但也必須理解自己居於棋子地位的本質。

美國過去美國為了換取中國大陸的配合以及合作帶來的利益,對中國保持自我克制,避免明顯打台灣牌而導致兩強衝突,現在則認定兩國利益上的衝突性大於共通性,因此「借台打中」成為對中國大陸的崛起進行戰略干擾的有效對策。可以預見,美國會將台灣當棋子長期運用,在一些政策上對台讓利,以換取台灣繼續充當對抗大陸的馬前卒。只是國家利益的追求與時俱進,國際關係的更迭因時而異,何況台灣並非美國的核心利益,有何不可背棄的道理?再說,美中軍事差距日益縮小,若在西太平洋地區爆發軍事衝突,美國勝算並無把握,還要冒著戰爭升高與人員重大傷亡的風險,豈需為防衛台灣而硬戰到底?美台關係可望繼續增進,但絕非堅不可移,即使美國強悍的制中國務卿蓬佩奧被問及台灣若遭中共進犯美國如何以對時,只是曖昧其詞地說會為「想辦法緩和情勢」,而不願做出明確承諾。

美國未來對待台灣之道會不會和台灣對待香港之道異曲同工?先當棋子運用,在時移勢易之後,基於自身利害考量,不得不將其當作棄子。情況未必如此悲觀,但檢視自己如何對待香港,就應警戒情境相近時將如何被對待?施之於人若有虧欠,就該設想自身亦有可能被人虧欠;以此為鑑,預為防範,知所趨吉避凶,方為上策。

【作者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大師鏈>傳媒顧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