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曾志超】電動車政策政府玩假的?

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nrqemi via Getty Images)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祕書長

美國20日發布2026年新車油耗新規範,大幅提高燃料效率標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加速電動車等新能源車的發展。反觀,我國政府口頭上雖多次宣稱要推動電動車,然從具體作為上顯然並非如此。

台灣看不到全球電動車浪潮

移動污染源已是主要的空污與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以台灣的污染源為例,引用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整理的數據,公路運輸排放量除了在硫氧化物一項低於電力業外,其餘六種污染物均大幅超越電力業,其中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與鉛排放量占比都超過五成(分別達52.9%、52.46%與50.76%)。因此,各國均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以減少空污與排碳量。

在各國政府推廣與補助下,即使面對COVID-19疫情干擾,汽車銷售萎縮,電動車仍蓬勃發展。根據DIGITIMES Research推估,2021年全球電動車有600.6萬輛的銷售規模,年成長達91%,其中中國大陸幾乎占了五成,達292萬輛。

反觀,我國累計今(2021)年前11個月的電動車銷售量僅有6600輛,只占全部新車銷量的1.6%,遠低於中國的12%與歐洲的15%,台灣完全感受不到電動車輛浪潮。

有賴政府政策協助

為了加速新能源車普及,各國政府會推出以下配套措施:

首先,訂立燃油車退場時程。主要國家幾乎都宣布將於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挪威更以2025年為目標。美國拜登政府8月規定,2030年前新車銷售需有五成為零排放汽車;12月20日進一步宣布油耗新規,要求2026年出廠的汽車與輕卡車,必須達到每加侖行駛55英里(原本為40英里),當前多數的燃油車幾都難以達到該標準,迫使車廠轉而生產電動車等新能源車。

廣告

其次,建構完善的充電設施。充電站為電動車發展必要設施,美國拜登政府的基礎建設法案,就將投入75億美元用於擴充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英國11月也宣布,2022年新建或重新裝修的建築物均需設立電動車充電裝置。

最後,提供購車補助,以降低購入電動車的門檻。例如我國電動車就享有稅費的減免,包含免徵使用牌照稅與燃料費,貨物稅出廠價格在140萬元以下免徵貨物稅,超過 140萬元以上減半徵收。

我國政策過於保守

台灣在傳統汽車已有數十年的組裝能力,ICT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並已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占有一席之地,包含汽車晶片、電池材料、車載鏡頭、充電設備、馬達、傳動設備與車用面板等關鍵零組件都有相當的影響力。

擁有這些優勢,應該很有機會搶進電動車領域。然而至今除了銷售少得可憐的Luxgen S3 EV與中華e-VERYCA,以及鴻華將在2023年推出產品外,非但沒有自創品牌,連在台代工組裝都付之闕如。

政府至今毫無落實新能源車的決心,我國於2017年曾宣布2040年起禁售燃油車期程,該目標已落後國際五年,卻還在2019年在業者的抗議下,取消了該政策。唯一的誘因是提供購車補助,卻因充電站極度不足,使得電動車比例偏低。

職是之故,只要訂立燃油車的落日條款,以及提高新車的油耗標準,就可迫使車廠轉型生產電動車;鼓勵民間大量興建充電站,亦可仿效英國的做法,新建築物應強制裝設充電管線,即可引導民眾採購電動車。

缺電才是根本問題

政府並非不清楚發展電動車的病灶,但因國內電力供應已趨於緊張,約占一成的核電還將在2025年末前陸續除役。依照台電估算,若全台燃油車全面轉換成為電動車,需額外增加286億度電,超過當前全年耗電量的一成。電力不足下,只好犧牲台灣的電動車產業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