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長榮3路並進,今年續拚成長

【時報-台北電】長榮 (2603) 去年交出轉盈成績單,董事長張正鏞昨(20)日指出,今年經濟溫和成長,中長期樂觀看待艙位的供需,提出三個成長重點方針,對於長榮海未來2年交船計畫與客戶需求的搭配得宜,顯得有信心。

經過2年市場低迷,去年長榮海運的貨運量成長優於預期,營運表現也在業界平均之上,去年前3季獲利68.2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94元,今年力拚續成長。

張正鏞表示,儘管海運業長年累積過多艙位壓力,至今還未完全緩解,但中長期2019~2020年可用「樂觀、健康」看待,對於貿易保護升溫的煙硝,他認為值得觀察,但不必過度緊張,從過往歷史經驗,向來都能「坐下來,好好談」。

他歸納出長榮今年的成長計畫重點有三項,並對服務品質、交船時間點、滿足貨主的艙位需求等情形的規畫得宜,顯得有信心。

長榮成長計畫重點第一項,張正鏞強調,跟著全球經濟與貨量成長腳步、同時滿足自己客戶未來艙位的成長需求,達到「質與量」並重,要讓每個櫃子都能提升效益,同時透過結構化調整,降低成本。

再者張正鏞指出,船隊汰舊換新計畫來看,以目前市場最缺近航線小船,需求強烈,但長榮此時已陸續交船,2,800 TEU(20呎標準貨櫃船),去年3艘、今年13艘,明年4艘,將受惠區域性經濟發展,及支線船比例隨之放大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遠洋線船舶,2萬TEU大船,今年交船5艘、明年6艘,接著2020~2021年的20艘1.1萬TEU船舶陸續交付,張正鏞表示,隨此規畫優化船隊,降低單位營運成本。

第三項則因長榮具備全球化、零時間差,以及世界各地的在地化客戶服務優勢,將「人」的因素擺第一,也是今年的訴求重點之一,使長榮一方面有大洋聯盟(OA)的加持,同時因能隨時面對貨主對運送地點的變化與安排,創造客製化需求,大幅提升營運效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黃鳳丹/台北報導)